先放电影。
毕竟这是看片会!
《金陵十三钗》放映结束张卫平志得意满上台准备发表讲话——我把产品摆出来了!
张卫平还没开口底下一堆院线经理开始诉苦…
“什么叫影院躺着赚钱?如今市场渐好租金、人力费用近几年都大幅上涨经营成本飙升影院经营也并非易事。更何况除旺达、嘉禾等极少数院线外不少院线的很多影城属于加盟型院线也只是拿一点分成而已!”
“商场刚建成给电影院免了三年的房租人家才愿意建的电影院为什么不愿意建?就因为不赚钱啊。”
“影城平时场均上座率都很低的一场几个人很正常全靠大片和档期…”
“影院靠天吃饭票房不好就赖影院不爱护但有人看哪家影院不是大力支持?人次不拉上来就说观众没热情等到没人盖影院了你们拉幕放露天去?”
单纯做影院确实不赚钱。
平均来说:盈利周期需要五年。
所以越往后影院成了巨头和资本游戏。
人家为了品牌知名度为了掌握更多的渠道终端亦或者是为了提高自己商业地产的顾客滞留时间和顾客粘度等等目的赚钱变成了一个次要的目的。
当然也有例外12~16年四年时间影院的上座率平均在15%以上一年就能回本!
后来嘛随便查查上座率就知道了除了春节档大部分影院的上座率稳定在5%上下…
这是慢慢走上成熟期了…
所以全球范围内影院是夕阳产业…
不理他们张卫平自吹自擂:“大家对《金陵十三钗》有什么看法?觉得我们的产品怎么样?”
没等人接话张卫平接着道:“《山楂树》《三枪》我都没提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希望和院线双赢既然我六亿投资既然你们都是专家我先给你们看货你们一看就知道这片子值不值是不是能让你们今年大丰收。”
“从拍片到宣传发行全是投资方一家承担的但既然要双赢就应该风险共同承担。这次《金陵十三钗》卖给北美发行商我们65%他们35%如果影片发得越来越好我就降低分账比例他们就提高这就很良性而不是一上来就给定了。”
“你们可以问问沈梦溪他不是经常在美国卖片子嘛!”
沈梦溪跟佟钢坐在边上观察事态发展听到他的话愣了一下然后道:“我们的电影一般交给布伦屋或者华狮发行最多只能在1400家影院上映分账比例首周70%然后65%以此类推反正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的分账…但那是美国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
“如果从国产电影的投资水准来说老实说能占43%的分账我觉得还挺合理的…”
“先别急!”沈梦溪不紧不慢道:“我们一部电影成本最高能有多少?就你的《十三钗》花了多少钱?有2800万美元没有?回本需要多少钱?我们的票价跟美国平均票价几乎平行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票房回本的难度比美国低好几倍!”
“我觉得你想提高分账应该降低票价拉高观众场次…”
张卫平急了:“谁说2800万美元我们花了6亿…”
“别跟我扯这些我做过《盗梦空间》做过《源代码》我是制片人也是导演电影花了多少钱我扫一眼就知道!”
怼完张卫平沈梦溪扭头看了看院线代表们:“我刚说的话建立在投资水准低的前提下1000万美元以下的片子质量过关通过市场收回成本的难度不高但如果超过1000万美元呢?我们制片方不可能只做剧情片吧?中国电影要进步肯定要走工业化路径什么叫工业化?大投资、大特效、大明星!”
“如果一部投资5000万美元的大片没能通过市场回本谁还愿意接着做呢?”
佟钢抬头看了看他:“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可不可以灵活一点签个补充协议针对的就是票房大卖的大制作…”
“你怎么区分大制作?”
“确实不好区分”沈梦溪‘想了想’接着道:“而且有些大投资本身就是烂片…”
“这样吧!”沈梦溪重新抬头:“那就以票房为基准院线划分界限基准就定在三亿吧每超过一亿片方能多拿一点分账?”
“这样的话电影大卖院线也能多赚钱双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