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我要做皇帝
  4.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节 世界变迁
设置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节 世界变迁(2 / 2)


长安考举在上个月的月中就拉开了帷幕。

但这一次的考举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报考人数足足有三万七千余人是去年的百分之一百七十。

虽然回锅肉居多但是元德一代也首次展露身手。

所谓元德一代是指成长和受教育在元德元年之后的新新士子。

这一代人比他们的前辈视野更宽阔想法更多见识也更多尤其是自信心上远超了他们的前辈。

毕竟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汉室的崛起过程。

元德二年伐朝鲜四年马邑之战五年高阙之战六年燕蓟之战。

这四场大战底定了汉室东北亚霸主的地位同时也宣告了东亚怪物房游戏的尾声。

与史上强汉盛唐时期的年轻人不同元德一代对于世界的了解和掌握远超那些强汉盛唐的人物。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之中有安东大开发和加恩封国、淘金潮的出现更有着种种有关身毒与西域的情报与信息。

他们知道打败匈奴只是一个开始而征服世界才是他们的使命!

自然这一代人是刘彻一直在等待着成熟的一代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未来大汉帝国的支柱和嵴梁。

因为他们打小就接受了殖民思想和理念的熏陶成长在大汉民族主义浓郁的环境里。

他们是天然的殖民者最好的殖民地官员。

只是暂时来说这个世界还没有他们什么事情。

太宗一代和仁宗一代才是统治世界的主流。

他们想要接班再过个十年八年再说吧!

“回禀陛下少府和京兆尹今晨来报说是考举将在今日进入第二轮……”一个宦官阿谀着说道:“托陛下洪福此番进入第二轮的士子足足有一万八千余人……”

考举过了第一轮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大部分都是蔷夫、游徼一类的最基层的事务官甚至是更基层的斗食。

而且淘汰率非常高。

每年至少有一半的考举士子在竞争或者官场斗争之中被人赶回家。

但能够熬过第一年的人却基本都具备了在官场的生存能力。

许多人甚至出现了逆袭在这个政绩为王的年代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像现在刚刚上任的长安令杨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人才特别是能做事的人才刘彻不会去计较他们的出身和做事方法能成功的人就是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三代圣王留下的成功秘诀。

至于他们怎么成功的?

需要去问吗?

事情做的好就保他出了纰漏那也是他自己倒霉。

反正皇帝嘛自私自利方是皇帝。

此番考举录取人数之多创下了考举开始以来的记录进而第二轮的人数居然超过了总数的一半。

这也是刘彻的授意今年第一轮的试题比去年试题在难度上只是稍微增加了一些。

讲道理的话难度增加理应录取人数下降。

但你要知道年考举回锅肉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甚至出现了应试教育的人才有些渣渣开始钻研起了出题范围和题目的内容占比然后研究出一了一套应考心得。

长安甚至有某人连续三年都进入了第三轮然后在基层被人赶回来第二年接着应考的奇葩。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游戏规则就是如此他能找到空子那是他的本事。

但他本事不够在地方上被人赶回来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刘彻还犯不着为了这种人来改变规则。

但每年递增难度却是一定的。

因为时代在发展在进步。

特别是汉室的数学水平和成就这些年得益于考举发展迅勐。

如今汉室的数学水平比起八年前要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某些题目甚至连刘彻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以刘彻估计目前汉室的数学几何之类的总体水平应该是接近了后世的小学六年级了。

微积分暂时摸不到门槛但各种方程式已经可以解得飞起了。

而几何学更是成果喜人。

不仅仅出现了应用到了军事和地图测绘的各项基础几何公式。

更有明算家开始勇敢的挑战圆周率和地月距离这种旷古难题。

这是一个可喜的成就。

数学家越多工程师就越多工程师越多国家就越强大。

这是颠破不变的真理。

所以题目自然也得相应的增加难度以筛选人才至少要筛选出水准线之上的人才。

而判定标准就是百分之五十。

每年考举第一轮就必定淘汰一半以保证进入第二轮的人至少比被淘汰的那一半人稍微钱一些。

唯有今年第一轮的淘汰率首次不过半。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彻刚刚清洗了一遍长安官场严重缺乏官员。

只能是在考举上放水增加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的数量。

“让少府和京兆尹将第一轮考举士子的得分情况做一个统计然后将之按照算术成绩进行分档送来给朕过目……”刘彻吩咐道。

能够通过第一轮的人文科成绩再差也是能写一笔标准的隶书同时能认识和理解绝大多数常规文字的人物。

这样的人做个基层官员肯定是够格了。

但想要从中挑选出人才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看数学成绩!

数学成绩好的孩子肯定不会太笨思维和逻辑能力也比其他人应该要强一些。

所以每年刘彻都会从考举士子里选择一批数学成绩最好的人来兰台做个打杂的或者整理档案的再从中挑选最好的年轻人加以培养以弥补考举制度对精英人才培养力度的不足之处。

更给天下做个榜样。

少年学习数学吧!

而在这个风潮影响下诸子百家各个派系对于数学的重视已经拔高到了仅此于其本派核心经典的地位。

各大学苑的精英门徒们更没有一个是不明于算术的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史上发明了天人感应理论的大儒董仲舒如今已经隐约成为了儒家各派之中数学成就最高的人。

他甚至将圆周率从《算经》的‘径一而周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推算精确到了三点一六的数值。

虽然离圆周率的真理还差的远但他无疑是汉室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如此地步的人。

这也让刘彻感慨不已。

事实证明哪怕是儒家也是可以对世界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学派。

只要他们不去钻牛角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