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说的有道理……”刘彻点点头他很赞同朱买臣的这个说法。
事实上即使朱买臣不提他也会开始调整少府和大农的力量部署将更多资源向南方倾斜。
原因很简单。
在如今北方的冬小麦种植已经出具规模相关技术也基本达到了目前技术条件下的瓶颈。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推广和宣传。
但在南方却不是如此。
南方的稻米种植业在如今依然原始而落后。
而且由于南方是水田是以大部分少府针对北方农业设计和制造的工具在南方根本派不上用场。
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在南方也完全无用。
毕竟你不能指望把种小麦和种水稻混为一谈。
这也是历史上为何强如汉唐南方的开发程度跟不上来的缘故。
当帝国的核心是北方时资源、人力、物力以及关注度就全在北方了。
南方地区则成为了次要地区。
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在宋代以前南方的水稻种植一直就是粗耕。
技术落后到什么地步?
稻苗的移栽技术是东汉发明的稻田排水要等到南北朝才被人民知晓至于完整的水稻栽培种植技术要等到南宋才开始成熟。
换句话说在现在南方的水稻种植没有移栽没有育秧没有排水没有除草。
老百姓种下水稻后基本上就不怎么管了。
稻田之中杂草丛生一亩地产出还没有北方的小麦高。
也就是前几年三越臣服汉室打开了通向了中南半岛的道路上来自中南半岛的优秀稻种开始流入中国。
这种历史上被称为‘占城稻’在如今号为‘南稻’的水稻品种迅速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抗杂草能力。
但可惜引入时间太短至今只在江都国和淮泗一带有推广。
颜异临行前刘彻倒是让其努力去推广了。
只是时间太短现在还看不出效果。
“假如朕命卿为吴越一郡之责卿会如何改变吴越当前的局面?”刘彻站起身来问着朱买臣。
事实上刘彻已经动心了。
因为朱买臣一则在历史上证明过自己二则他如今在安东证明过自己三则刘彻需要通过朱买臣再次给儒家施加压力。
他要告诉儒家——离了你儒家朕想吃猪肉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效劳的!
是以此话一出儒家各派的巨头纷纷色变。
南方郡国汉兴以来就是儒家的自留地就是儒家的基本盘。
尤其是吴楚之地!
当年鲁儒给项羽披麻戴孝固然激怒了刘氏和长安以至于儒生长期受到打压。
但儒家的这个举动却给其在南方尤其是江东地区攒了大好声望。
江东的旧楚贵族、吴楚的项羽遗老遗少还有那些不肯服从的豪族纷纷对儒家另眼相看。
兼之楚元王父子亲自给儒家站台儒家力量在当地迅速就占据了上风。
在如今在广大的吴楚地区儒家力量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本来在齐鲁地区他们也是如此。
但奈何一场章丘之变让四王谢幕也将鲁儒打落尘埃。
鲁儒一系在齐鲁数十年的经营和整个生态链被廷尉和执金吾连根拔起数百个家族被株连数万人流放。
鲁儒这一倒下立刻就让法家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渗透进去。
甚至就连已经日渐老迈的黄老派也难得的积极了一次在当地重建了稷下学宫。
今日齐鲁已然是儒法黄老并起的局面。
其中法家攻势凌厉不断攻城略地儒家各派且战且退但却也能够接受(毕竟这些地盘本就不是他们的是鲁儒的)就连黄老派也跟着喝了一口汤。
唯一的输家似乎只是鲁儒。
但儒家可不这么觉得。
在他们眼里鲁儒也是儒。
既然是儒那就是他们的地盘法家和黄老派横插一脚进来几个意思?
全然没有去思考百余年前齐鲁之地真正当家做主的到底是谁?
本来儒家对于齐鲁之失就已经很不舒服了。
现在天子居然还想放一个杂家的官员到吴楚?
这不是明摆着当着主人的面将一只老鼠扔到自己家的米仓里?
儒家各位博士立刻就是怒目圆睁恶狠狠的看向朱买臣。
假如眼神能杀人朱买臣已然死了无数次。
朱买臣却是全然无视了那些在他身上投注的眼神。
事实上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已经有觉悟了。
而且他很聪明。
聪明到他一到安东接触到了杂家后就立刻果断的反水加入了杂家。
由此得到了杂家的资源支持。
这些资源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黄金啊粮食啊。
而是看不到的人脉关系以及官方背景。
不然就他这样一个一无背景二无人脉三无钱财的小官去了安东除非他是管仲这一级别的逆天人物不然早就淹没在了人群之中那里能一路高升更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回到长安来到这甘棠?
当然能够回来也是他朱买臣确实有能力的缘故。
但没有杂家的帮忙这个时间恐怕会以十年为单位计算。
现在朱买臣更是看到了自己崛起的第二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天子的认可。
而要得到天子的认可就必须回答出一个满意的方案。
而且朱买臣深深的知道当今这位可不是你嘴炮或者扯三王五帝就可以感动的主。
他是一个喜欢看实际可行可操作方案的君王!
在心里细细一想朱买臣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了。
事实上在离开家乡的这些日子朱买臣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若有朝一日自己衣锦还乡应当如何如何。
首先当然要让他的前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