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第二道防线上,刚刚退下来的一排正在向二三排战士讲述自己刚才的英雄事迹。
每个人都说得眉飞色舞。
战斗力强悍的日军到了他们嘴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一动不动的活靶子。
这种想法很明显是错误的,容易让其他战士产生轻敌的想法。
但周成没有去阻止。
二三排还没有真正和鬼子交过手,大部分战士发自内心畏惧鬼子,害怕他们。
一排把日军说得一文不值,不仅不会让他们轻敌,还能缓解他们的紧张状态,让他们更放松的参加战斗。
等他们真正到了战场,见识到鬼子战斗力,就明白他们到底是强悍还是跟活靶子一样不堪一击。
二排长李一方,三排长陈政宇,火力排长常远桥,三个人听得热血沸腾,就好像刚才那一仗是他们自己打得一样。
围在周成身边,摩拳擦掌,一脸跃跃欲试请战:“队长,一排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战斗必须我们上,不然对不起战士们高涨的士气。”
周成没有回答,他在思考接下来这场仗该怎么打。
防线后面就是驻地,游击队的大部分家底都藏着这个驻地,意味着脚下的防线绝不能丢。
有人会说游击队为什么不提前把东西转移到大山深处,这里隔山口这么近,一旦被攻破,给游击队带来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周成不是没有想过,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如今的游击队已经不是一开始二三十号人,光主力就有一百多人?
不管驻地选在哪里,都要满足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拥有一块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练兵的练兵场。
越往大山深处走,地形越复杂,根本找不到可以满足这么多部队的训练场,所以驻地只能建在这儿。
驻地动不了,周成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想办法把一部分物资转移到大山深处藏起来。
结果同样困难重重。
山路崎岖,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物资运输只能靠人背肩扛。
游击队虽然人多,但大部分都是刚刚加入的,为了保证藏粮点的隐蔽性,这些人都不能用。
周成只能靠一个多月前加入游击队的二十多个老人来运输。
减掉他们训练和休息所需要的时间,每天只能出动十个战士往秘密藏粮点背一次物资。
一个战士一趟背四十斤物资,十个战士一晚上可以背四百斤,十多天下来,他们一共往大山深处背了近五千斤的物资,有粮食,也有弹药。
这些物资是游击队最后的家底,万一哪一天游击队败了,还能靠它们重新发展壮大。
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想面临的结果。
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周成就不会放弃驻地。
为了保护好驻地,脚下这道防线比刚才放弃的第一道防线还要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