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学医救不了大汉朝
  4. 4、倚庐守孝
设置

4、倚庐守孝(1 / 2)


转眼,又是一年开春。

守孝的日子既难捱又过得飞快,虽说是在远离人居的墓旁结庐,但张易的小破棚屋也没有真正冷清过,每天都有仆从早晚两次给他送药送饭,时不时还有亲朋好友过来探望。也多亏了他们,才让张易没有感觉自己彻底沦为野人。

春日渐暖,眼见今天的太阳好的不行,张易草草束好自己的头发,干脆把屋内的寝席和薄被全抱到了屋外向阳的地方晾晒。

原本的破草棚在孝期满一年后被改建成了一间白灰涂墙的小屋,总算有了点适宜人居的样子。可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张易依然感觉自己现在身体虚的风一吹就能倒,抱个寝席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

他可是个还在生长发育期内的青少年!

一屁股坐在席上,张易一边缓气一边挥开凑过来讨好的旺财,把笔墨黄纸摊到面前,又拿出昨天仆从送上来的两封信件。

这条小黑狗一年多来吃好喝好满山撒欢,早已长成了一只健壮活泼的半大狗子,也没有辜负张暄“通人性”的赞语,挥开两次就不会在人做正事的时候凑上来捣乱。

见它同样没有要乱跑的迹象,张易看着新收到的两封信件,思索起自己的回信。

一封信来自他最近在河南尹游历的同县好友郑伯平,这家伙倒霉的撞上了河南郡治下荥阳、中牟等地的一支起义反贼。虽然贼乱很快就被河南尹何苗平定,他在躲避贼军逃命时受的伤却没那么容易好全,最近正在雒阳好友家中休养,写信给他既是叹苦也是解闷。

润了润毛笔,张易提笔给他回信。先关心慰问了几句他的伤势,接着和他一起声讨反贼几句,然后向他询问一番司隶各郡的情势,尤其是京中情势……最后对他抒发几句自己倚庐守孝的空寂悲苦以及对他的思念担心,再回顾一番去年此时南阳反贼的作乱情况,表达一下天下兵祸四起,希望他珍惜小命,不要再随便乱跑的态度。

如果说先前张易对自己先趋酸枣再投曹操的计划有八分满意,那现在这份满意就直线降到了三分,原因无他,这种兵祸四起的乱世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们张氏虽说也是南阳世家,但整个家族其实早已日趋没落,中央无官,地方无名,手中无钱,只养了少少的一支族兵作为机动力量,无论是之前的黄巾军造反还是上次的江夏郡兵造反都全靠县城死守、州部兴讨才得以苟全。他若要前往酸枣,一切行程都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南阳两次遭劫,连太守都死了两个,族里的气氛却依然太平无事,张易不知道那些主事的族老们是真的心宽如海的以为庶人不敢犯士大夫还是破罐破摔,但他总不可能像他们一样蒙着心眼相信大汉还能再来一次光武中兴千秋万代。

史书上只有一笔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只有真正经历过,张易才知道这种每天入睡前都在担心第二天家附近会不会就冒出来一股杂兵对你打砸抢掠的日子是有多难熬,他可不想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他还有个宏伟的计划等着在自己寿终将寝的时候实践!

写完最后一笔,张易看了看满卷墨文,小心放下笔。

为了传递保存方便,他和一众亲友之间的长途通信用的还是竹简,此时简上墨痕未干,他小心的把它摊到一边,拿起另一封信。

另一封信来自张仲景,写的是前阵子关于张易自拟的一个调养药方的点评,洋洋洒洒深入浅出。张易昨天刚收到信时只是简略的看了一遍,现下日光正好,他回屋把对方先前托人带给他的《五藏论》和信中提到的《素问》、《阴阳大论》几卷书翻出来,对照着研读起其中的不解之处。

张易对医学的兴趣只能说是一般,但无奈他的这副身体注定常要寻医问药,又有那么好的学习资源千古名师在身边,不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张易是个知福的人。

对张仲景的回信,张易写的很慢,一直到洒在身上的阳光由盛转凉,一直到手边的竹牍用的七七八八——

孝期里长日无聊,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张易去年给自己开发了一个每隔十日挂名坐诊的活动,打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义给附近乡亭的郡民免费看病,积了一堆的病症疑脉想问。

想来仲景伯父应该也已经习惯了他每次的大卷信文,这次在信尾还跟他提了年中可能要调任到长沙,信件寄送改地的事。

从新野到零阳,再从武陵到长沙,这时候的中低级官员的为官之路基本上就是每隔三四年换个地方待,也不容易。

整理完这些日子积攒下的疑难病症,写了一些最近他知道的族内消息,张易想了想,又添了几句对长沙郡治的好奇。

收集各地消息,勾勒天下地图是张易从小就在努力的事情。前者还好,后者的进展却一直很慢,毕竟他接触不到属于机密的官方地图,纯靠自身游历和行商亲友的言语描述,只能零零散散的对信息进行拼凑,犹如盲人摸象一般。

给张仲景的信完成,张易一边收整简牍一边从席上起身。不知不觉保持了同一个姿势太久,他只觉得两条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旺财,去看看人来了没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