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耽美小说
  3. 在苦情剧学习强国
  4. 22、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2)
设置

22、清末之吾辈爱自由(22)(1 / 2)


抵达京城后,也并不意味着乐景就可以成功入学。

因为这个留美预备班还没设立!

只是朝中有几个洋务派的大人放出了风声,想要成立留美预备班,然后向圣上递交了奏折。

这件事在朝野引发了轩然大.波,引来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

一时间围绕着要不要派幼童留美一事,两排人马开始进行论战,什么时候洋务派说服了皇上,什么时候这个留美预备班才能成立。

乐景所在的历史,直到1871年,这个留美预备班才在上海成立。

但是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平行世界,起码后世的史书上是没有季淮璋这个人的,他也说不准这个世界的留美预备班会不会提前成立,所以季淮璋一邀请,他就千里迢迢赶过来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想要在去留学前,好好用脚丈量一下这个国家,用眼睛亲眼看一看这个国家人民的苦难,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所以在差不多把京城逛了一遍后,乐景打算去其他城市旅行,他的目标是赶在留学前,把北方几个州府都看一遍。

考虑到这个时代不安全,他打算雇几个护卫做保镖。

他这个想法得到了顾图南的热烈支持,强烈要求同去。

顾图南这个不着调的性格会跟着乐景不奇怪,让乐景惊讶的是,刚认识没多久的季鹤卿竟然也要一起同去。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仙风道骨的少年一脸憧憬,笑容恣意,意气风发道:“我想成为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乐景:………???

季鹤卿抬起右胳膊,在空中比划了几下,“若天下不平,我以剑平之!”

乐景:……原来是个中二病。

季淮璋对这个小孙子也很是头痛,在听到季鹤卿要跟着乐景一起去“行侠仗义”后,他悄悄把乐景拉在一边,不好意思地叮嘱道:“这小子脑子不太好使,麻烦你费心多照顾了,他要是拧巴了,”季淮璋冷酷无情地说:“就直接把他打晕拖回去吧。”

乐景:……

不管怎么样,乐景他们三个少年人,就在几个护卫的护持下出发了。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冀州府。

冀州拱卫京师,历来都是重镇,首都津市是更是最早的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是洋人在华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所以这里比较西化,不像孟县洋人都是稀罕物种。

只是以乐景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此时的津州府整体看起来还是落后贫穷,后世的乞丐穿的都比这里的穷人体面。

乐景他们在冀州府停留了差不多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季鹤卿天天和顾图南跑出去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乐景则是用笔仔仔细细写下了自己的旅途见闻,百年以后,这些会是重要的文史资料。

然后,就在乐景他们即将启程离开冀州的时候,津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案件①,直接导致了法兰西,英吉利,美利坚,俄罗斯,比利时,西班牙,普鲁士七国的军舰开到了华夏内海对清政府发出开战威胁,惹得朝廷动荡,举国上下人人请战。

那起案件在最初其实是有预兆的。

当时乐景他们正在长平县,从走南闯北的脚商那里听来一个最近在津市流传甚广的谣言:

“吓死人了!津市的洋人收……养孩子是为了做药材!”

乐景当然不会把这种荒谬的谣言当真,当时在孟县的时候,不是也流传着传教士办学是为了挖掉小孩子的心肝之类的谣言吗?

只能说华夏人民就连编造谣言方面的想象力都大同小异。

乐景不以为意笑道:“有证据吗?”

脚夫信誓旦旦:“还要什么证据?死人那是明明白白能看到的!就在津市洋人开办的育婴堂,他们害死了几百个小孩儿!而且城里还有好多小孩儿丢了的,全城的人都说小孩儿们是被洋人抓起来挖心挖肝入药了!”

乐景皱起了眉。

脚夫说的事,和他在时局新闻里看到的新闻有出入。

时局新闻里说受夏季疫病影响,修女开办的育婴堂死了三四十孩子。关于津市孩童失踪一事,时局新闻里也有简单提及,但是只是笼统地说有某年某月某日有孩子失踪,疑似拐卖之类的。

晚清天灾人祸连绵,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所以乐景之前只是扫了一眼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从脚夫这里,他发现孩童普通的失踪和病死事件,却滋生了可怖的谣言。

谣言能从津市传到长平县,足以说明流传多广,多得人心。

乐景眼皮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

季鹤卿也紧皱眉头,困惑道:“这不符合逻辑啊,传教士信奉的是上帝,很多人甚至是打了你左脸还要把右脸伸过去,怎么可能会杀小孩子做药材呢?”

顾图南也觉得这件事充满了蹊跷。

乐景身为记者,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谣言的可怖之处了。历史上无数战争因谣言而起,无数国家因谣言而诞生或覆灭,不知凡几的人类因谣言而失去生命

所以他当机立断,“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去津市一探便知。”

可是他们终究来晚了一步。

还未抵达津市,他们就从来往的行商那里听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受谣言影响,当地百姓和教徒爆发冲突,混乱中,法国领事开枪打伤了县令的侄子,从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点燃了全天津百姓的怒火。愤怒的百姓包围了教堂,打死了法国领事和教堂里的所有传教士和修女,把教堂和法国领事馆都给烧了!

行商得意扬扬,喜不自禁:“咱们华夏人可算出了一口恶气!”

就连季鹤卿和顾图南两人面色也浮现一丝得意。

顾图南是经历过孟县全城援救乐景他们的行动的,在他想来,这次的事件不过是孟县事件的重演,很好地沉重打击了洋人的嚣张气焰,大大扬了华夏国威。

乐景却心下一片冰凉。

事情果然是向着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了。

这件事和孟县事件最大的区别是,孟县真的有洋人砸了石碑,而津市洋人用小孩做药一事,十之□□是谣言。

如果最后真的查出来是谣言,那么这件事真的会造成很恶劣的国际影响。如今清朝贫弱,本就要挨打,这不是主动创造了又一个挨打的机会的吗?

行商说的是来自天津的最新新闻,时局新闻并没有收录。

因为时局新闻是周刊,新闻一周更新一次,下次更新新闻要等到三天后。

乐景他们在第二天抵达了津市,经过多方调查奔走取证,乐景终于搞清楚了愤怒中的百姓都做了什么。

他们先杀死了法国领事及其秘书,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烧毁了法国教堂临近教堂的法国领事馆,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

也就是说,百姓们等于同时得罪了法兰西、俄罗斯、英吉利、美利坚四个强国。

在得到这个结果时,就连顾图南和季鹤卿都笑不出来了。

两人再天真也知道这件事洋人很难善罢甘休,清政府根本无法在这些强国面前讨到便宜。

顾图南强忍不安,分辨道:“是那些洋人有错在先!是他们先杀了我们的孩子的!而且还是那个法国领事先开枪的!”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两天后,新一期的时局新闻刷新出来了。

乐景的目光在“谣言”两个字停留了足足有一分钟,闭上眼睛,胸口坠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他知道,之前法国传教士在当地强征民宅商铺作为教堂,导致无数平民流离失所,法国更是抢占了皇帝离宫作为领事馆,玷污亵渎了无数华夏百姓中对皇帝最质朴纯洁的信仰。

他也知道,当地传教士吸纳了很多地痞无赖作为教民,这些恶棍仗着有传教士撑腰,在当地胡作非为,惹来民怨沸腾。

他同样也知道,洋人在华夏犯下种种血债,天下苦洋久矣。

但是,在这件事中,误信谣言的百姓却是加害方,而修女们是出于善意抚养孤儿,却不得善终。唯一称得上有过错的,就是开枪袭击官员的法国领事,然而这个领事也已经被杀死了。

乐景知道,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即将上演了。

这个案件,在乐景的世界从未出现过,所以乐景也无从得知事情最后会如何收尾。他就此做出了无数推测,就连最乐观的推测结果都……很不乐观。

和乐景忧心忡忡相反,津市百姓兴高采烈得宛如过年,他们热烈庆祝着来自不易的胜利,他们捍卫了公理,替惨死孩子伸张了正义,把洋人打了个落花流水,让洋人明白华夏人不是好欺负的。

每一个人都那么兴奋,衬得乐景的忧心忡忡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顾图南和季鹤卿都放下了心,都认为这件事扬了华夏国威,若洋人要战,那就战,他们华夏也不是好欺负的!

然后,6月24日,以法国为首的七国调集军舰至华夏津市内海进行威胁,七国公使联合向总理衙门抗议。

朝野之间,一片哗然,请战之声不绝于耳。不少大臣上书圣上,认为可以适当赔偿洋人损失,但是绝不可以以命抵命,恐伤天下民心。

还有很多强硬派人士认为“正宜养其锋锐,修我戈矛,隐示以凛然不可犯之形,徐去其逼。”②

在举国的反洋请战声中,清政府商议决定处死为首杀人的16人,缓刑4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知府、知县革职充军发配边疆,赔偿洋人损失49万两白银,并由清国派遣使者出使法国亲自道歉。

消息传出后,举国“国贼”之声不绝于耳,时人或痛哭,或怒骂,或鄙夷,或心灰意冷。

季鹤卿知道这件事后先是大哭,复又大笑,哭声嘲弄,笑声凄凉。而顾图南抬头呆呆的仰望天空,神情茫然失措。

乐景也是一派默然,胸中徘徊着山呼海啸的愤懑却无人可说。

他该责怪老百姓愚昧听信谣言吗?可是老百姓的愚昧又是谁造成的呢?是谁一直在开展愚民教育呢?

他该责怪清政府软弱无能吗?可是清政府委曲求全保护的又是谁的利益呢?他们不过是爱新觉罗们的代言人,维护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他该责怪洋人蛮横无理吗?可是在这个事件中,又全是洋人的错吗?而且高中政治告诉我们,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和确立对外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从比自己弱的国家那里剥削更多的生存资源,不仅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也符合国家利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